人工智能(AI)領域持續爆發,全球各大科技公司紛紛推出令人矚目的創新技術,展示了AI在多個領域的強大實力。在Adobe MAX 2024大會上,Adobe推出了全新的Firefly生成視頻工具,允許用戶通過文本提示創作視頻,標誌著生成式AI從圖像創作成功跨足視頻領域。儘管目前用戶尚未能完全使用其全部功能,Adobe Premiere已開始融入相關生成擴展特性,提升了視頻編輯的靈活性和創意空間。
同時,Photoshop也借助Firefly圖像模型進行了顯著升級,新增了去除干擾元素工具、專用生成工作區及多種生成功能,極大地簡化了圖像處理任務。Lightroom和Premiere分別引入了AI驅動的自動化功能,進一步提升了用戶的工作效率。
其他平台也不甘示弱。Google的Notebook LM更新了可定制的播客生成功能,讓用戶能夠更精確地塑造播客內容和語調;Dropbox推出了Dash這一AI通用搜索工具,顯著提升了團隊的生產力;Amazon Ads發布了用於創建動態產品廣告的新工具,允許用戶將靜態圖像轉換為視頻廣告。Meta公司則推出了用於視頻中高級對象追蹤的Code Tracker 3,並更新了開源模型Llama 3.1,展示了其在AI領域的持續創新。
此外,Sunno App根據圖像生成音樂,Pin推出了用於會議的交互式虛擬形象,MetaMovie與Bloomhouse Productions合作探索AI在電影製作中的應用,這些項目無不展示出AI在不同領域的廣泛應用和巨大潛力。
香港未來的創科技發展
根據《行政長官2024年施政報告》,香港在創科技發展方面制定了清晰的中長期規劃,並積極推動相關舉措。政府計劃制定香港新型工業中長期發展方案,推動成立「香港新型工業發展聯盟」,促進政府、企業、學術界、研究機構及投資界的緊密合作,構建創新合作平台,提供融資機會,並支持新來港上市企業與本地大學展開創新合作。
報告中特別指出,政府將加大對創科技產業的投資,設立100億港元的「創科產業引導基金」,引導市場資金投資於生命健康科技、人工智能與機器人、半導體與智能設備、先進材料及新能源等策略性新興產業。此外,政府將推出15億港元的「研究配對補助金計劃」,鼓勵更多機構資助院校研究,推動第三個InnoHK創新香港研發平台的建立,吸引世界級科研團隊與本地院校合作,匯聚人才,推動科研創新。
在低空經濟領域,政府將成立相關工作組,制訂發展策略和跨部門行動計劃,推動低空經濟管理系統建設,帶動通訊科技、人工智能和數字產業的協同發展。此外,政府還規劃了在通訊科技、航天科技及新能源等方面的發展舉措,為香港的創科技發展注入強大動力。
環球資源香港展中的AI應用場景
早前我參觀環球資源香港展,展覽中展示了眾多前沿的人工智能應用產品,令人印象深刻。其中,即時翻譯耳機和智能筆記本尤為引人注目。即時翻譯耳機運用了語音識別和翻譯技術,用戶只需佩戴耳機,即可實現多語種的文字翻譯,無論是商務洽談還是旅遊出行,均變得更加便捷。這種耳機的準確性和效率大幅提升,打破了語言交流的障礙,促進了國際間的溝通與合作。智能筆記本則結合了AI助手,不僅僅是記錄工具。內置的AI算法能夠對用戶的筆記內容進行分析和整理,比如自動提取重點、生成摘要,甚至根據筆記內容提供相關的知識拓展和建議,極大地提高了學生和專業人士的學習與工作效率。
這些產品的出現讓我們看到,AI的普及已不再僅僅停留在理論層面。隨著更多實用的AI產品推向市場,AI技術將更加深入地融入我們的日常生活,成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這也促使我們思考,如何更好地利用這些AI產品,提升生活質量和工作效率。
AI在教育領域的應用
早陣子,我受邀應香港樹仁大學新聞與傳播學系分享「與AI共舞」,這次交流讓我深刻認識到AI在教育領域的廣泛應用。大學已經開始運用AI技術協助教學。對學生而言,AI的輔助作用同樣重要。在撰寫論文時,AI可以協助檢查語法錯誤、提供詞彙建議和文獻參考;在學習語言時,AI可以作為語言夥伴,進行口語練習和語言知識講解。這種教育與AI的融合,不僅提高了教學質量和學習效率,還為學生未來適應社會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。
與其對AI的發展感到擔憂和抗拒,不如積極擁抱它。從學生時代起便開始使用AI,學會與之共生,將有助於更好地適應未來社會的發展趨勢。我們應該培養學生正確使用AI的能力和意識,使他們在享受AI帶來便利的同時,也能保持獨立思考和創新能力。
人工智能的迅猛發展正在深刻改變著我們的生活方式和社會結構。無論是在技術創新、產業發展,還是教育學習中,AI都展現出了無限的潛力。香港作為國際金融和創新科技中心,正積極布局未來的創科技發展,為AI技術的應用和普及提供了廣闊的舞台。面對這一趨勢,我們應當積極參與其中,與AI共舞,共同迎接科技帶來的美好未來。
コメント